首页

sm论坛女王

时间:2025-05-28 23:35:01 作者: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在济南启动 浏览量:35964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哈尔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提前44天突破2080.5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银川街头,大风呼啸,行人“风中凌乱”。“都说‘春风似剪刀’,这里的春风像‘铡刀’。”银川市民铁女士告诉记者,今天出门,需要“极大的勇气”。

热搜刷屏!与网易再合作,暴雪官宣国服回归

2024年,北京、天津、河北的GDP增速目标分别设定为5%左右、4.5%左右和5.5%左右。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京津冀三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了2024年重点任务之首。

中方:要求日方停止拉拢域外国家在本地区制造分裂对抗

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中国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非洲国家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激活了职业教育市场,培养了大批高质量青年人才,助力非洲国家的人口红利转化为发展优势,为非洲民众带来福祉,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同时,中非职业教育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中非民心相通,巩固中非友谊,推动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无私向非洲国家分享职业教育经验和方案,体现了中国对非政策的四大特点:一是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二是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三是坚持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四是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自主解决本地区问题的努力。

中秋系列活动在布达佩斯开启文化盛宴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年轻人走进这些院子,他们有的是为了放松,有的是为了疗愈,有的是为了社交,有的是为了工作,还有的是为了创业……

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78%

“东盟国家文化市场潜力巨大,华侨华人数量众多,是华语文化作品潜在受众。”陈叙淼称,近年来,南宁文化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涌现了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和产业园区。与此同时,南宁还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为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政策保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